1. 首页 > 职业教育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策略

一、转换目标定位:实现从精神象征到真正推动人才培养

传统意义上,教育家被视作一种精神符号,主要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而非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然而,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将教育家精神实际融入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实现从纯粹的精神象征到实际群体培育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教育家的角色,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应被高度重视。这种角色的教师不仅代表了教师队伍中的顶尖力量,也是所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刻苦研究上,更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上。成为一名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意味着其能够深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未来,这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样具有极大激励作用。

面对职业教育领域内教育家型教师稀缺的现实,需要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策略,促进教育家型职教教师的培养。从国家政策的角度,重点应放在通过群体培育来整合教育家精神,将其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部分。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政策的支持,如提供资金、制定激励措施、确立职业发展路径,更关键的是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如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促进校企合作等方式,提供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学校角度来看,职业师范院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职业师范院校需要将教育家精神纳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包括课程设计、实习经历以及专业实践活动。这要求师范院校制订既系统又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如设置与教育家精神相关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教育创新项目、提供面对面的导师制度等,以确保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和领会教育家精神。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教师应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我发展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同时,教师还应承担起指导学生、传播教育家精神的责任,通过实际的教学和育人工作,将教育家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热情。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培育更多的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也能够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而实现教育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长远进步。

二、持续激发动力:实现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螺旋上升

“强认同”概念强调的是在心理和价值观层面深度认可、接受以及积极支持教育家型教师的重要性,这种深层次认同是实现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关键。这种认同感的构建涉及三个层面: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首先,认知认同作为基础,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正确理解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的内涵以及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包括对其理念和价值的直观感知,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学习和反思,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这一过程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日常教学实践来体现这种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与职业领域相关的专业发展研讨会,使教师理解教育家精神如何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及其对职业生涯的长远影响。举办行业专家讲座和企业实地考察,可以使教师直观感受到教育家精神在实际职业环境中的体现和重要性,从而深化对其在职业教育中作用的全面理解。其次,情感认同要求教师在情感层面对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这种认同是通过内化教育家精神的赞同和价值观,将其转化为个人信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教师个人及学校是否真正愿意接受和倡导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的理念,是否能够将这种理念视为自我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如社区服务、行业实习指导等,使教师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教育家精神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建立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情感认同,也能使学生体验到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增强学习动力。最后,行为认同是在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将教育家精神的价值信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和行为。这不仅是认同过程的最高层次,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它意味着教师和教育机构不仅在理论上理解和接受教育家型职业教育教师的理念,而且会积极将这一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评估和师资培养等。这要求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实践应重点关注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具体教学策略。如开发和实施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模块,其中既包含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融入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教育家精神的要素。同时,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真实的工作场景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能力培养: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本质是使教育家的核心能力渗透到职业教育领域,与课程、实践、评价、管理等各方面相结合。教育家的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师在适应社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提高专业水准过程中所积累的素养,涵盖多个方面,如职业敏锐度、教学创意性、终身学习力等,从而促进素养的传承和教育。一是注重职业教育教师行业适应性与前瞻性教育。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需要紧跟社会发展脉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这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还要能够预见未来的行业趋势。这种前瞻性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行业趋势研讨会、企业实习和访问,以及与行业专家的密切合作得到培养。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够直接从行业一线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实践中。二是注重教学创造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递知识和技术,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职业教育教师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工具。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以及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驱动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三是强化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教育,需要职教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水平,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教育家精神中的终身学习,包括自我驱动、反思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能力,应成为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并被纳入教师素质评估体系中。而且,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家,职教教师要在职业教育变革的前沿不停地试验和探究新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式和方法,这要求职业教育系统建立开放的、容错的、创新的发展环境。

四、丰富培养载体:实现从学校“一元”主导到“多元”协同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作过程,需要各主体间建立合理高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协同育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家精神是各主体的共同价值基础,也是各主体的共同行动指南。教育家精神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技能,还要求其具有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为了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职业教育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其中包括师范院校、高水平综合大学、工科大学、教师发展机构和实践基地等主体。师范院校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主渠道,需要深化职教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卓越职教教师培养体系。高水平综合大学、工科大学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补充,需要利用学科优势积极设置职业教育师范专业。教师发展机构和实践基地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撑,需要着力培养科学精神、实践思维、创新意识等能力,组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机构,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研究,提高职教教师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本文由千千择校网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zyjy/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