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德里克·沃尔科特诺奖作品精选(周末精选好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作文素材:德里克·沃尔科特诺奖作品精选(周末精选好文)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年1月23日~2017年3月17日)是圣卢西亚的诗人及剧作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画家。
他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圣卢西亚岛卡斯特里市,是荷兰、非洲黑人和英国三种血统的混血儿,其祖辈是黑奴,父亲是一位从事水彩画工作的英国人,母亲是一位教师。
沃尔科特的父亲在他婴儿时期就去世了,但是热爱诗歌和文学的父亲却成为了他作品中最为永恒的主题之一,对父亲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整个家族的热爱,除了对父亲和家族的感情,三种血统的融合也给他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影响,这种多元化和丰富文化内涵也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他自幼热爱文学,14岁时便开始发表诗歌,18岁时便由母亲支持出版了诗集《诗25首》,次年,他的第一部剧作《亨利·克里斯多夫》进行公演,并获得殖民地发展与繁荣奖学金,同在1949年,他创办了圣卢西亚艺术行会,并进入圣卢西亚岛的圣玛丽学院学习,之后又转入西印度大学的牙买加莫纳校区学习英语、法语以及拉丁语文学。
大学期间,沃尔科特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亨利·克里斯朵夫》(1950年),这部作品主要通过讲述英国中世纪的历史传说来展示奴隶获得新生。
1953年,毕业之后的他先后在圣卢西亚、格林纳达以及牙买加等地的中学担任教师。
次年,沃尔科特创作了歌颂加勒比海老渔民勇敢精神的剧作《多芬海域》。
1958年,他创作了描写探险家哥伦布、征服者雷利、反抗者图圣和殉难者戈登这四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剧《锣鼓与色彩》,这部作品主要探究了人们面对历史时会产生的反应。
1962年,沃尔科特发表了为他赢得了文学界关注的诗集《在绿夜里》,1965年,他发表了诗集《船难幸存者及其他诗作》。
1971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猴山上的梦》,这部作品通过讲述烧炭老人幻想自己成为非洲皇帝的故事,来揭示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现实。
1990年,沃尔科特发表了长诗《奥梅洛斯》,这首300余页的长诗被认为是他最为重要和伟大的作品之一,之后,他又创作了著名的诗集《西印度群岛》(1992年)。
2011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白鹭》问世,这部作品包括54首短诗,组诗11首,总结了沃尔科特一生所关心和热爱的所有主题,这部短诗集为他赢得了英国的诗歌奖项艾略特奖。
2017年,沃尔科特在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7岁,圣卢西亚为他举办了国葬。
沃尔科特的故乡圣卢西亚曾长期处于被殖民的状态,直到1979年才得以独立,而他尽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长期处于殖民文化中,但是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英式的,因此他一直深受本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影响,同时种族的差异成为了困扰他的身份问题。
特殊血统身份极大的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身份归属的探索,还体现在其作品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他擅长将加勒比本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学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得加勒比文化得以发展。
沃尔科特的文学创作除了受到多重血统身份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之外,还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例如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哈姆雷特的影子,如《亨利·克里斯托夫》的第一部分中通过引入《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三场来表现克里斯托夫的英雄形象。
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完全继承莎士比亚,而是在其基础上构建属于其自身的拥有加勒比文化特性的文学风格,并通过对莎士比亚的模仿来抒发他对西方戏剧文学的热爱与热忱。
沃尔科特的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具有多变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其诗歌风格也因此而新颖丰富。
另外,沃尔科特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常常可以展现出其作为画家对事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他不仅仅可以细腻的观察自然事物,还可以敏锐的捕捉社会生活的细节。
而作为诗人的他又可以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感性的思想将其观察与捕捉的事物清晰准确的展示给读者,使读者在阅读其诗歌的同时形成画面感,进而身临其境的感受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8550.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不错!我之前其实没怎么了解过德里克·沃尔科特的文学,看完后感觉他笔触真是细腻,把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描写得如此动人。我也很同意文章说到的“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好的作品往往源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1992年的诺奖肯定不是闹着玩的啊!这篇博文让我对德里克·沃尔科特这位作家产生了不少兴趣,我要去看看他的作品了。其实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感觉卡壳,不知道从哪里下笔,那时的确需要一些好的素材来启发自己,这篇文章很有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周末确实闲得不行啊,看这么一本正经的文章还不错,介绍了一下这个1992年的诺奖得主。他那些作品里所描写的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写一篇文章记录生活的点滴,就像他的作品一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其实不太喜欢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感觉有些过于平淡和乏味。文章提到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题材的“平凡”,我反而觉得有些枯燥,可能我更喜欢那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写的很有道理啊,确实有时候很难想作文素材,看一看别人的作品,从他们的创作里面汲取灵感,就能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感觉这篇文章很有帮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太理解这种所谓的“好的作文素材”到底在哪里?现实生活中不就是一些平凡琐碎的日常吗?我觉得写作文的时候应该发自内心,真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去寻找什么“特别优秀的素材”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德里克·沃尔科特的文章解读得很有深度啊!特别是提到他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确实让人深思。 我也认同本文观点,写作不仅是记录生活,更是提升自我观,进行内心探索的过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周末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这篇文章提醒了我,其实生活中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细节,只要用心去观察,就能找到许多“好的作文素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德里克·沃尔科特听起来像一位很有实力的作家!我要好好看看他的作品,从优秀的作者身上汲取灵感。毕竟想要写出好作品,首先要从阅读做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博文,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写的作文,那时候的我总是挣扎于寻找合适的素材和表达方式... 不过现在回头看那些文字,也依然珍贵,蕴含着那个青涩的青春岁月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个文学奖得主来说,这种“平凡”的创作主题确实比较让人意外。也许这正是他的写作魅力所在吧,用简单的事物写出深刻的人生感悟,让人们在平淡中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一篇好的作文不仅仅是要有精彩的素材,还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深思熟虑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就像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一样,他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描写,而是将生活中的点滴放大,引发读者们的思考和共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承认我对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抱有期待,但看完这篇博文后,我觉得自己可能对“优质素材”的定义有些偏差。也许,真正有价值的素材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领悟,而不是刻意寻找一些所谓的独特的故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很少阅读文学类的作品,但是这篇博文让我对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产生了好奇。或许我可以尝试阅读他的作品,看看这种“平凡的生活”是如何被描绘成精彩的文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一个好的作文素材不一定非要多么新奇或者惊天动地,其实生活中很多平淡寻常的事情也能写出深刻的意义,就像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一样,他笔下的小人物、平凡的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性思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我来说,周末当然更喜欢放松娱乐,而不是阅读这些沉重的文学文章! 我觉得“好的作文素材”也是相对的,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同,追求的不同也就导致了素材选择的差异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认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在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而非单纯依靠华丽的素材或惊奇的故事。像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一样,注重内在的质朴与真实,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