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特殊教育

高中地理核心术语与概念全面解析,必看收藏!

大家好,关于高中地理核心术语与概念全面解析,必看收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常见地表水术语:

淡水资源、河流径流、冰川融水、季节性雪融水。

常见水循环术语:

海陆循环、海洋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地表径流、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

常见洋流术语:

风海流、季风环流、寒流、暖流、渔场、增温加湿、降温除湿。

常见的地区差异术语: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理分异分异基础: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分异分异依据:水分

地理位置类别

农业区位因素的常用术语:

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热、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水源(灌溉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产业基础等。

工业区位因素的常用术语:

自然因素:区位(地理、交通位置)、土地、水源等。

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材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价格等。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产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历史条件等。

城市区位因素的常用术语: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高考地理术语汇总

1、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植被类型:森林、草原、沙漠。

3、农业地区类型:水稻种植(季风稻田种植)(如亚洲)、商品粮农业(如美国)、现代混合农业(如澳大利亚)、大牧场放牧(如阿根廷)、乳制品业畜牧业(如西欧、美国五大湖周围)。

4、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技术、政策。

5、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6、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

7、农业(结构性)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8、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9、产业区位因素:土地、资源、劳动力、交通、市场、技术、政策。

10、产业类型:原材料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电力导向型产业、技术导向型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11、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河运、海运)、航空、管道运输。

12、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三低”)。

13、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区域形态或城市空间形态):体量、组团、带状或放射状。

14、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扇形、多核模式

15、城市布局:集中、紧凑、分散、松散。

16、城市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17、城镇化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生活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18、温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我国还可细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19、干湿地区分类: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0.陆地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21、我国14大地形区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部丘陵。

高中地理中最常见的地理概念

1、水资源、水利资源、水电资源

水资源: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控制或控制的,用于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等的水。近年来,常用“水资源”一词代替,包括“水利”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的范畴通常是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含的动能资源。

2. 地壳、软流圈和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地表以下、莫霍面界面以上。

软流圈位于地幔上部,地下约60公里至250公里至400公里处。

岩石圈从软流圈上方延伸到地表。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岩石圈=软流圈上方地幔的一部分+ 地壳

3. 阵风、盛行风和焚风

阵风是指短时间内改变风向、风速发生剧烈变化的风;

盛行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一方向广泛传播的风,如季风,也称主导风;

焚风是指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炎热干燥的风。空气比较干燥,受其影响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4. 冲积平原、三角洲和冲积扇

冲积平原是指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到低洼地区而形成的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由三角洲发展而来的平原,通常位于河流流入海洋或大湖泊的地方;

冲积扇是山区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

5、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地形是指地表形态,一般被视为地貌的同义词,用五种不同类型的地形来表示;

地形是地表起伏的总趋势。例如,我国地势普遍西高东低;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及构成地壳的褶皱、断层等地质体(岩层、岩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

6、汛期、寒汛期

汛期是指因季节性降雨或流域内冰川、积雪融化而导致河流水位周期性上升的现象。根据发生时期和原因,可分为春洪水、伏汛、秋洪水、灵汛等。

冰冻洪水很特殊。它们通常发生在解冻期间。河流中冰对水流的阻力而引起的水位上升,常发生在温带地区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7、陆海风、季风和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气压每日变化引起的。它只发生在沿海地区,是一天之内风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季风是一种盛行大面积、风向随季节变化显着的风系统。

然而,有季风的地区并不一定有季风气候。只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海陆反差显着、风向变化显着的季风地区才具有季风气候。

8. 矿物、矿物和矿藏

矿物是形成矿物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质不等于矿物质。

只有当有用的矿物富集到满足工农业利用的要求时,才称为矿物。

矿山不一定称为矿藏。只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才称为矿藏。

矿物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可以形成矿床。

9. 地质过程、地壳运动和地质结构

地壳运动只是内力的重要表现,地壳中的各种地质结构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10. 人口流动和迁移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改变居住地的情况下的流动。如农民工迁移、旅游度假等。

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居住地的变化。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是否有长期居住地的变化。

11、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中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资源能够支撑的人口数量。

12. 领土、土地和土地资源

领土和祖国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来说,指一国主权管辖的领土空间。

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和排他主权的国家部分;

除领土外,土地还包括国家有权管理和使用但不拥有绝对所有权的部分海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土地资源是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所有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土地资源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13、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表面朝向太阳的一半是明亮的,相应的一半是黑暗的现象。

昼夜循环是地球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一个周期。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道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除赤道以外的各纬度地区昼夜长短逐年变化。

14.节气和季节

节气: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而确定。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作为划分标准。回归年有24个节气。

季节:根据每年正午太阳高度和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来确定。太阳以黄道移动90度为划分标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中的冷热变化和物候的变化。健康)状况。

相关问答

问:高中地理专业术语和概念?有哪些值得记住的?
2个回答
嗯咯

答: 高中地理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确实很多啊!比较常见的比如“地貌”,“气候”,“资源”、“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这些方面。 它们串联起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人类如何与它互动。学习地理专业术语不仅能帮你更快、更准确的掌握知识,还能让你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建议你可以从自己的教材或者课本目录着手,按照章节逐一整理重要术语及其解释,这样更容易记忆。

2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箜明

答: 别忘了,高中地理概念很多时候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地势”与“气候”会相互影响,不同的地形也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所以,理解这些专业术语的时候,要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看得更清,这能让你对整个地理学科有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97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高中地理概念如何才能记忆深刻?
2个回答
开心的笨小孩

答: 地理的概念很多,容易讓人头晕目眩,但只要方法巧妙,就不会太难记忆!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人喜欢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概念和解释梳理出来,也有人觉得背单词更有效。 另外,举例子帮助理解也很重要!例如,“地理坐标”可以用你生活中熟悉的地址来比喻,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忆。

18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念旧情i

答: 最后一点,复习很重要!定期翻看你总结过的重点概念和解释,强化记忆的深度,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这能帮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记住,学习地理就像一块积木拼图一样,每块都重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令人惊叹的地学世界!

209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怎样才能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2个回答
爱你的小笨蛋

答: 想要在高中地理取得好成绩,首先要认真对待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这样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 第二点是做好笔记,把课堂上的重点知识、概念解释和图表等都记录下来,以便后期复习时可以快速回顾。

29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念安я

答: "地理学"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多观察生活中自然现象、地图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这能帮助你对地理学的掌握更加扎实,考试也更有把握。 还有就是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教科书、课外读物、网络平台等等,多阅读、多思考,才能在高中地理学上的成绩再上新台阶!

14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151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