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非常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2013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可见,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及高等教育相关改革等措施也要步调一致。这些变化要求中学教育既要有系统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思维,也要有长期稳定的方向性认知,还要有开展前瞻性探索的改革勇气。
01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
综合优秀、个性突出
品格坚毅、勇于尝试
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其实,拔尖创新人才并不神秘,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天才”。综合素质优秀,具备独特的特点和专长,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天赋或兴趣,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不安于现状,敢于超越自我,有梦想、有恒心、有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发现和辨别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呢?最重要的是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仅凭分数来评价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对学生的培养和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辨别拔尖创新人才不能完全依据分数去评价和选拔,而应该从心理、智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多维度进行科学评判。其中,学生的体育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人格等很多方面都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来体现。在清华附中担任校长时,我便将体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会进行体育测试。这并不是说跑得快的人出创新成果也快,而是让大家重视体育,意识到体育有助于塑造一个人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坚毅的人格。
十多年前,我开始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希望有朝一日能打破“唯分数论”。这套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基于学生校内外的活动记录,用一种量化的方式建立模型,包含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德育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指标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报告和结果。例如,学生参加支教等活动所获得的证书、实践过程等过程性资料都可以由家长、学生、老师上传。记录这些信息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局:
短视功利、流水线培养
一是部分家长和学生错误地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角度去解读政策。在“强基计划”刚开始实施阶段,有大量入围学生放弃了“强基计划”的校测,导致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未能足额录取。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强基计划”实施时间短,社会认知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学生把“强基计划”作为跳板,试图以低分进入名校后再“二级跳”进入热门专业,但“强基计划”入选后是不允许学生转专业的。这也说明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选择专业更多的是考虑未来的就业和待遇,较少从“为国家做贡献”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出发。
二是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不了解。高中教育主要聚焦于课内知识的学习,未能与大学专业、未来行业相结合。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要么是“有什么,选什么”,要么是“什么热门选什么”。
三是学科竞赛的教学和竞争模式趋向短期功利,导致学校损失优良学苗。当前一些学校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简单等同于竞赛获奖,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搞竞赛,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就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只专注搞某项竞赛,导致学生偏科严重。但是数学竞赛获奖和获得数学大奖完全不是一回事,几十年来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了很多金牌,诞生了很多世界冠军,但并没有培养出多少杰出的数学家,也没有培养出菲尔兹奖获得者。有些学校把学科竞赛从天赋兴趣导向变成了升学导向,不仅未能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反而将天赋和志趣的竞争演变成资源投入的比拼。
四是人才培养的批量化、同质化现象突出。现代教育诞生于工业化时代,流水线式的教育有利于大面积普及和提高效率,而信息化时代、智能化时代更强调质量。然而,目前我们还做不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一对一培养。许多学校常规的教学方式是流水线式地培养学生,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高分考生可以通过批量化、密集型的大规模训练生产。同时,超级中学的出现也让大量县级中学失去了高考竞争优势。这样的教学和考试评价模式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冒尖”。
0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宽口径、厚基础
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避免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要让学生有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志向、境界和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即 “红”在“专”前。这种使命感是内在动力之源,会产生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二是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和志趣发展的培养,让学生从“分数决定一切”逐渐意识到“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对未来发展充满渴望和激情,并向既定目标努力前进,成为领域的领跑者。当然,高中学校的挑战是,教师既要了解相关政策和各大高校及各专业的学业基础要求,又要能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而这是当前高中学校的短板。
三是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有大融合观。拔尖人才要在全人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特长突出的自然结果。不应过早地分学科,让学生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培养,通过通识教育,先让学生广泛涉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找到自己最有天赋、最能够发挥潜能的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交叉融合型人才。不仅相近的自然学科可以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也应该交叉融合。当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需要学校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下,这是一个挑战,但可以先从培养宽松厚实的教育心态开始。
四是特殊人才培养应“一人一策”“群师一生”,让没有聚集到超级中学的散落学苗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超级中学继续一家独大,县级中学依然无可奈何,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如果高校热热闹闹,中学风平浪静,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就无法完成。高中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散养”,另一方面还要“密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可以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拔尖人才社区,采用网络社区的方式,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选拔学生,定期开展因材施教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拔尖人才的“散养”与“密接”,另一方面能够突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聚合多样的资源,让更多学校实现“群师一生”。
0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衔接:
生涯规划与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大学和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联动、衔接。教育衔接本身即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理念,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人的全面发展是基于自身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选择,而衔接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按照适合的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前承义务教育,后接高等教育,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高中教育肩负着完成基础教育、塑造健全国民、帮助学生完成初次人生选择等重任。其中,帮助学生选择专业与方向,奠定了他们将来在高度专业化领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作出初步选择就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
清华附中每月都会举办固定的生涯教育活动。2016年,清华附中就将生涯规划教育办公室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分开,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构建体系化的课程和资源。两位专职老师每学期各开设两到三门选修课。一类与国内高考选考和志愿填报相关,如学生自我性格的认知、外部环境的探索、大学专业调研等。这些课程多是基于知识和方法论,教会学生如何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选择。另一类是全年级的生涯教育活动,每月举办两次。开展形式包括传统的讲座、工作坊,以及以项目制学习方式探索生涯教育。此外,清华附中还针对高一和高二两个不同学段制订不同的课程内容。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程侧重对自我的探索,例如自我学习过程的回顾、自我性格与价值观的判定、自我优势的直观呈现,以及社交圈的定位等。高二上学期,学生时间还相对充裕,学校会重点为学生引荐大学相关资源,邀请院士、大学教授、学长学姐为学生讲解大学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同时提供某一领域的前沿咨询。高二下学期则更多侧重于大学不同专业的探索。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推进跨学科综合课程以及项目式学习;二是改变“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要强化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环节不能走过场,应开展更多、更深入的探究性科学研究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从高一开始,清华附中就让学生参与有强度的项目式和研究性学习。起初,教师和家长担心这样的培养方式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但不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实践证明,清华附中优异的高考成绩靠的不是刷题,而是做研究。很多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是研究项目的成员,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远超普通学生。2014年,清华附中和美国托马斯·杰佛逊科技高中签订协议建立高研实验室,高一开设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高二开设专业课程和课题项目。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各专业硕士、博士师资团队采用项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创新教育方式改革应试教育。
此外,STEAM+D项目也是一种非常适合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即在传统STEM教育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和大数据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式达成课程融合,以及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STEAM+D项目涉及的相关内容很多,如数学建模、近代物理、生物化学、量子计算机、中国传统文化等。
以生涯规划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让中学生走进大学、走进科研、走向未来。通过亲身参与、深度实践、内化思考,既让学生形成对大学、学科、专业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清晰认知,还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发现优势学科、做好生涯规划,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坚定远大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
总而言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营造开放、宽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引导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对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发地开展深入研究。要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并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应试教育体系中“唯分数论”的观念。我们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造一片天地,通过“自留地”“试验田”来弥补不足,促进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高质量落实,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本文由千千择校网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ydt/425.html
用户评论
真的 resonate! 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其实更注重死记硬背,这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啊。我们应该把基础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过来人,我也感受到了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前为了应付考试,我拼命刷题,却很少有机会去真正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间真的浪费了。王殿军说得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重视基础教育的本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开始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让孩子们考好试吗?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理性、富有创造力的人。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被狭隘的目标所束缚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观点很有深度,我很赞同王殿军提出的“基础教育何为”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学生学知识就像是在积攒信息资料一样,缺乏深入思考和实践能力。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对基础教育的改革,让孩子们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兴趣和乐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不同意这篇文章的主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天赋和努力,基础教育只是奠基石,不能成为瓶颈。我们更应该鼓励有潜力的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科技活动等等,帮助他们更快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王殿军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应试教育,这会导致很多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学习中真正快乐成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了解一下王殿军是如何看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问题的?基础教育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篇文章一定很有启发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国内教育现状的思考,我觉得很现实。许多学生背满课本却缺乏实操能力,这确实需要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将学习重心转移到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太浅了。就仅仅说“基础教育何为”,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教育,还需要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社会支持等等因素共同作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认同王殿军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兴趣来自于自身的探索和实践,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于基础教育。还需要更多平台和机会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例如设立更多的科学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等,引导他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引发了一些关于教育制度的思考。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评估现有的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模式,探索更加适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老师,我也常常在想: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知识的价值?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王殿军提出的问题让人深思!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缺乏针对性的建议。王殿军只是提出问题却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实质意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拔尖人才!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教育环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殿军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基础教育何为? 这对于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和研究!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应该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支持王殿军的声音,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