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终结与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解析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科举制终结与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解析,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社会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这些社会阶层各自在经济、文化与政治上承担着维系社会生命体的组织功能。
自隋唐以来迄自近代,传统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而这种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主要是由科举制度来实现的。例如,地主与庶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秀才、举人这样的士绅的身份,士绅则又可以进一步通过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僚政治精英。而官僚精英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势与影响,通过所授予的职份田与以及通过购置田产,进而在经济上成为士绅地主。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表明中国社会内部的稀缺资源(财富、地位、权力与名望等等)分配过程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流动。自隋唐以来迄自近代,由于科举已经相当制度化,中国社会很少能看到其他文明社会中存在的数百年乃至数十代延绵不绝的世家贵族,根据有人统计,宋代一半以上的进士,前三代没有人任过官。明代二千多名进士与二万多名举人的家世资料表明,明清两代有43%的士绅出身于贫寒家庭。"世家无百年之运",作为社会精英的"君子"所享有的稀缺资源的非连续性与"五世而斩"的代际更迭,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较高频度的社会流动性的具体写照。
可以说,中国传统社会正是以科举制度为枢纽,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无论是西欧的领主封建社会,日本藩封制社会,还是印度的种姓社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闭性的阶级等级制度,从而都不具有中国传统社会如此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二、"科举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与及其消极性
这种社会流动性究竟对中国文化生命体的特点、延续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首先,这种体制使历代统治者可以不断从平民阶层中补充新鲜血液,吸纳在智识能力上更具有竞争力的秀异份子,除了娼优等少数贱民之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任何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攻读生活,通过科举制度提供的"金榜提名"的相对平等机会,进入统治精英阶级。而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则在同一社会循环中又不断流动出政治领域。由于这种在结构上类似于近代"科层制"的开放性与自我更新,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层始终处于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之中,科举制至少是形成这种社会新陈代谢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精英层之间的流动与上下层级之间的流动性,使文化知识与教育的复盖面,高于以身分等级为基础的结构封闭性的社会。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史比较看出来。隋唐以前,在九品中正制这种封闭性的人才选拔制度下,功名的获取所依据的条件,是世袭的身份,而不是个人的努力与知识积聚的水平。文化知识的传播范围,往往局限在少数具有贵族血统或较高的世袭身份等级的阶层中。整个社会缺乏强大的获取文化知识的利益激励机制。而在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的积聚为基础的,这就使社会的文化教育复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近代以前最为广泛的普及与提高。而国家与政府却可以不必为实现文化教育的这种相对普及,支出巨额的教育经费。正如一位清末人士所指出的,"科举办法,士子自少至壮,一切学费,皆量力自为。亦无一定成格。各官所经营,仅书院数十区,(费用)率多地方自筹,少而易集,集即可以持久,无劳岁岁经营。
第三,是社会价值的高度一体化。造成这种价值一体化的原因是,一方面,只有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的人,才能获得功名地位,这就使得士人为应试而涵泳儒家经典的过程,自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学习以儒学为立身行事的标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在士绅、官僚与地主这三大社会精英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社会流动,这就使儒家价值规范,在各精英阶层的对流中得以广泛的认同与普及。于是中国也就成为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一统天下。
第四,在追逐社会稀缺资源追逐过程中,失败者自然会有一种挫折感。而科举制度却有着一种可以称之为"自我消解挫折感"的功能。这是因为,每次科举取士虽然只有少数运幸者获得功名,但由于科举取士没有年龄限制,这样,它就为每一个失败者始终保留着下一次成功的机会与希望,而只要存在着这种机会与希望,个别的科场失意人固然可能成为现存秩序的反叛者,但群体性的社会不满就不会凝结起来,并形成对现存秩序的巨大的反抗式的政治参与压力。这一点与近代学堂教育制度颇有不同。
这样,一千多年以来,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凝聚机制。它也在长期历史中,造就并形成中华民族特定的政治文化心理与价值。它使传统中国人重视儒家知识、重视以儒学为基础的教育与风俗,成为天经地义。以科举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与精英选拔制度,既是维系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
于是,在前现代时期的中国,一种最具阶层开放性的制度,又恰恰与最为封闭的思想模式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并世代相传。开放性的阶层流动与精英新陈代谢,是这一制度的优点,但它们却被充分利用来巩固大一统的意识形态信条与士大夫官僚的定型化的思想行为模式。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这种社会整合机制支配下的国家和社会建制,以及这种建制下的中国士绅官僚精英阶级,是无法应付民族危机和现代化挑战的。大多数科举出身的中国近代士大夫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他们对西方文明的客观认识水平,远远低于同时代日本人的认识水平,例如,在甲午战争前后,梁启超化了两个月的时间居然无法在堂堂北京书铺竟找到一张世界地图,在日本,福泽谕吉在一八六六年出版的一本介绍西方文化的书,立刻在日本了销售二十五册之多,而在中国,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江南制造局从一八六五年开始译印有关西学的书籍,此后三十年中,全部销售量合在一起,总计不过为一万三千册。如果我们再考虑到日本同时期人口仅为中国十二分之一,其土地面积仅为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一对比就特别发人深思了。在此后到甲午自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型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消极面的批判乃至愤怒声讨,可以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对作为这种整合机制的基础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便成为清末新政的当务之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cjy/9295.html
用户评论
科举制度这么久了,废除了之后感觉教育的方向确实不一样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真,科举制的时候,读书人更多的是为了考官,考的不是真正的知识点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二十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化氛围与现在真的很难比较,好多传统的观念都有所转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科举到现在的教育方式,变化真的很大啊!希望能越来越符合现代社会需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文人墨客才华横溢,可惜当时的教育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发挥空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废除科举制,我觉得是时代的进步,可以让我们更加开放和自由地思考问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深度,我感觉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动荡时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了,这很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特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科举制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也确实是时代的产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考官的评价标准和现在不太一样,感觉更像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二十世纪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好多传统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科举制虽然存在缺陷,但也为中国文化发展积蓄了一些力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教育更加多元化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更加自由自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废除科举制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这说明教育的变化对文化有深远影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制度也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发展需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变迁,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未来的教育更加注重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科举制到现代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