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础教育

考研就考研,别信什么“内部资源”

□黄齐超

7月9日,读者高先生向本报反映称,自己花费14800元购买带有“内部资源”“私密人脉”的考研培训课,结果对方仅仅提供了几本书后就处于半失联状态。记者调查发现,这家网店的注册公司连续4年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纳入经营异常,但目前网店仍在正常运营,而学校则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内部资源”。( 7月10日 《扬子晚报》)

考研还是就业?是学生的自由选择,如果选择考研,那就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做好充充足准备。当然,倘若选择培训机构倒也无妨,因为培训机构不但能补习考试课程,还能了解考研资讯,做到心中有数。

人人都想逢考必过,但考试注定要是淘汰人的,研究生考试亦是如此。作为理智的考生,应该明白一件事——除了自己,考研不能依靠任何人。那些宣传“内部资料”“私密人脉”“保障考研必过”的培训机构,统统都是骗子,应当远离。一些考生投机取巧,盲信盲从,想不劳而获,结果呢?成了培训机构的“韭菜”。

事实上,考生遭遇虚假宣传的事例并不鲜见,在网上搜索“考研内部资料”字眼,我们就能得到很多教训:有学生卖来的“内部资料”仅为讲义;有人参加考研“必过班”上当;所谓的“优良师资”多为在校研究生;考研“失败即退费”的承诺难以兑现……总之,考研培训机构的套路多多,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之前,培训机构与个别研究生导师沆瀣一气,开个辅导班,考前划定考题范围,及至收钱之后在面试时放水,这些肮脏的交易或许存在。但是现在,网络监督的威力强大,高校和研究生导师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特别是2021年10月份,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对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做出规范,同时也给高校教师涉足考研培训划了红线。

考生选择培训机构前,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该培训机构的口碑,以及有无“包过”“内部资源”等违规宣传。有些考生在焦虑中失去理智,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他们想走捷径,即便看到考研培训机构有差评,不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直到交了“智商税”,才拍大腿后悔。

就像这则新闻中的高先生,倘若他在这家选择培训机构之前,稍微做点调查工作,就不难发现它连续4年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纳入经营异常,这是非常重要的危险的信号。高先生退费无望,维权困难,他只得现身说法,将自己被骗的遭遇诉诸媒体、网络,就是给其他考生再敲警钟。

考研就考研,别再信什么“内部资源”“秘密人脉”“包过”之类的鬼话了!

本文由网络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cjy/7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