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课程第11讲解决方案化学初高中衔接教学内容
01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和浑浊液体的区别。
2.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
4.能进行溶解度及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02
知识点
1. 溶液和浑浊液体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液体物质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称为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浑浊液体可分为悬浮液和乳状液两种。小的固体颗粒(如土壤)分散在液体中的混合物称为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散在水中的小固体颗粒逐渐下沉,分离成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土壤。小的液滴(如食用油)分散在液体中的混合物称为乳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散在水中的小液滴逐渐上浮,分离成两层,上层为食用油,下层为水。浑浊液体不同于溶液。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浑浊液中物质的颗粒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大得多,分散不均匀,不稳定。
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克数叫该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溶解在1体积水中的体积。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饱和溶液与非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用一定量的溶剂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石灰水。
4. 溶解和结晶
溶解和结晶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一方面溶质的粒子不断离开溶质表面,向溶剂中扩散;另一方面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粒子不断聚集在未溶解的溶质表面,形成晶体。当溶质溶解的速度等于溶质结晶的速度时,就达到了平衡。此时,从表面看,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此时的溶液就是我们所说的饱和溶液。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对饱和溶液进行冷却或加热,溶质就能结晶出来。许多物质在水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时,晶体中往往结合有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
5. 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化学中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
03
示例解释
例1. 下列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A.任何均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只能使用水作为溶剂
C.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D. 将菜籽油和水混合后,用力摇晃,会得到乳白色浑浊的悬浮液
分析:A 错误。溶液是混合物。均匀、透明、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B 错误。除了水,还有各种其他溶剂,如酒精和汽油。碘酊是碘的酒精溶液。
C表示溶液的稳定性;D不正确,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是乳液,而不是悬浮液。答案:C。
变体 1. 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高。
C.晶体析出后的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加热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例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配制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答:所用的 NaOH 易潮解。
B.用带有滑动砝码的盘天平称量固体 NaOH 的质量时,错误地将砝码放在左盘上,而将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右盘上。
C. 在天平的每个盘上放一张纸,将天平调至平衡后,将 NaOH 固体放在纸上并称重。
D. 用量筒测量水时,看水位线读取体积。
分析: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高,可能由两个因素造成:称量溶质质量时溶质质量增加或称量液体体积时体积减少。答:NaOH已潮解,称量的NaOH实际质量减少。
溶质质量分数太低,不正确。B:根据天平杠杆原理,左(物品)=右(重量)+滑块,物品放在右盘上,实际物品质量=重量-滑块,如果不用滑块,质量不变,如果用滑块,物品质量减少,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太低。C:称量固体NaOH要放在烧杯中,主要是因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如果用纸的话,纸上会残留大量氢氧化钠,会使溶质质量分数过低。D.用量筒量水时,眼睛向下看水面,这样实际测得的水体积太小,溶质质量分数过高。答案:D。
变型2.现有:a托盘天平b量筒(10mL、50mL、100mL)c酒精灯d药勺e试管
f. 橡皮头滴管(用品不齐全)。要配制 50 克 5% 盐溶液,请询问:
(1)不需要的仪器序列号是
需要添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如下:
(3)本实验应使用毫升量筒量水,读数时若视线过低(其他操作正确),则表示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大于、小于或等于)5%。
例3、在20℃时,从某种物质的溶液中蒸发出60克水,温度降至20℃时,有5克无水晶体析出,再蒸发出60克水,温度降至20℃时,有6克无水晶体析出。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要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加入1克溶质
B.要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必须加入6克溶质
C.溶质在20°C时的溶解度为10g
D.溶质在20°C时的溶解度为8.3g
分析:某种物质的溶液中蒸发掉60克水后,温度降至20℃,有5克无水晶体析出,此时溶液是什么?
饱和溶液,蒸发60g水,温度仍降至20℃,有6g无水晶体析出,可得6
10克晶体溶于60克水,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答案:A,C。
例4、下图为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不含结晶水。点M、N分别代表该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两种溶液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状态图中对应点的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04
方法改进
溶液稀释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将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多少克水?设稀释前后硫酸质量不变,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100g×98%=(100g+x)×10%,x=880g。需要注意的是,液体混合时不能直接体积相加,但可以直接质量相加。例如已知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现将等体积的98%浓硫酸与22%稀硫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60% B.大于60% C.小于60% D.无法计算。 将等质量的98%浓硫酸与22%稀硫酸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为60%。体积混合后,两种溶液的密度不同,溶液的质量也不同。假设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可列如下:
05
巩固练习
1.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1至2个正确答案)
1. 一杯盐溶液,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则ρ1、ρ2、ρ3
关系是( )
A.ρ1=ρ2=ρ3B. ρ1>ρ2>ρ3C. ρ1c B.c>b>a C. b>a>c D. b>c>a
5、Na2SO4溶液中,Na+与水分子的比例为1:100,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A.13%B.3.8%C.28%D.7.3%
6、在某一温度下,将5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5g水(温度不变),另一份加入1.6g KNO3,两份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此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A.32g B.1.6g C.6.4g D.无法计算
7、要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水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冷却加压B. 升温加压C. 冷却减压D. 升温减压
8.下列对a与b的值的比较中,a肯定小于b的是()
A、非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其溶解度为bg
C.物质在高温下的溶解度为ag,在低温下的溶解度为bg
D.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少量溶质,其质量分数为b%。
9、在烧杯中倒入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的密度约为1g/cm3),倒完后烧杯中还会残留一些。
5mL溶液,每次用20mL蒸馏水冲洗两次,烧杯中剩余的乙酸溶液的浓度约为()
A. 1/81 B. 1/820 C. 1/1681 D. 无法确定
10、现用98%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1000mL(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中需要的玻璃器皿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橡胶头滴管等。
要制备稀硫酸,请添加 800 毫升水。
制备时,应小心将水加入浓硫酸中。
此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11. 某同学想配制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盐水。用盘秤称量盐时,
他把盐和砝码的位置颠倒过来(1克以下的砝码用浮动砝码),所以他配制的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8.5%B.7%C.14%D.8%
12.金属钠放入水中,会发生以下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4.6g钠放入95.4g
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 4.6% B. 等于 8.0% C. 大于 8.0% D. 小于 8.0%
14、某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将32%的盐溶液从50℃开始逐渐冷却,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
10
20
三十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0℃~10℃ B.10℃~20℃
20℃~30℃ 30℃~40℃
15、将下列物质5克分别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氧化钠 B.氧化钙 C.氧化钾 D.氢氧化钠
16. 下列哪种混合物可以通过按此顺序溶解、过滤和蒸发来分离?
A.氯化钠和硝酸钾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铁粉、铜粉 D.水、酒精
17、在室温下,饱和盐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C. 溶剂质量下降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二、填空
18. 分离混合物或提纯物质时,常采用①溶解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结晶④过滤等操作。请根据操作顺序,选择适当的操作号填空。
(1)ZnSO4溶液中水分的除去
(2)石灰水中CaCO3的去除
(3)除去KNO3固体中混入的少量NaCl
(4) 粗盐净化
19、25℃下,将1.6g无水硫酸铜加入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静置,最终晶体质量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g
20.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若要配制饱和溶液,则:
(1)20克KCl应溶解于10克水中,30克KCl应溶解于30克水中;
(2)200g 10% KCl 溶液中应加入 10g KCl 或将溶液蒸发除去 10g 水。
(3)10克KCl可配制成克级饱和溶液,70克饱和溶液经蒸发可得到克级KCl。
21.将m克某物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克中溶质质量分数为n%的溶液。已知A可能是Na2O,
P2O5、NaCl、KNO3、Na2CO3·10H2O、CuSO4·5H2O中的一种或两种,请按照以下要求填写:
(1)当m=n时,物质A为或。
(2)当m>n时,物质A为或。
(3)当m<n时,物质A为或。
饱和溶液。
(3)当将5克固体A加入到100克含有A的溶液中时,在t2℃时形成A的饱和溶液。则原始溶液含有克溶质A。
(4)当25g 20%溶液A从t2℃冷却至t1℃时,有1g固体A析出。则m1
以克为单位。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cjy/649.html
用户评论
这期课分享真棒!我一直觉得反应速率这个概念在初中和高中之间有点难度,但是您的讲解清晰又贴合实际生活例子,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尤其是对于“影响因素”部分的总结很有帮助,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案例分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化学衔接课程太棒了!终于不用再像我以前那样头疼初中知识和高中内容之间的差异,这套课讲解得超细致,而且把重点点都强调清楚了,真是一份很好的学习指南。希望可以继续更新更多高中学段的视频课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应速率这个概念确实很重要,但是我觉得讲得太浅薄了,没有深入探讨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一些更复杂的反应类型。希望能多添加一些实例,比如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这样会更加深入易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我觉得这期课程真的太实用啦!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部分确实难点很多,而这场课程通过初中知识链接到高中教学内容,让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规律。期待后续课程能够继续深化讲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是教化学的老师,但我也觉得这份课程做得不错!能清晰地将初三和高一之间的知识衔接起来,非常有参考价值。我打算在课堂上用一些示例来配合这套课程,相信能让学生更容易 grasp 高中的核心概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这期课讲的有点过于简单化了,有些高级的概念都没有涉及到,对于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够深入和挑战性。希望后期可以增加一些难度的讲解内容,比如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区分方法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初中到高中化学衔接是一个重要且不容易突破的课题,这份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通过将初中的知识点与高中的学习目标连接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更流畅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学科之间衔接的优秀课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课程真是太棒了!我以前一直搞不懂反应速率这个概念,但是您的讲解非常清晰易懂,特别是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真的是很有帮助!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案例教学视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课程的内容和逻辑都很好,但我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讲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喜欢您提到关于“影响因素”这一块的总结,确实,除了温度、浓度,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希望后面课程能针对不同的反应类型,更详细地探讨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化学衔接课程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让我充满了期待! 希望能持续更新更多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期课程的内容比较基础,对于已经掌握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希望以后课程可以加入一些更深入的讲解内容,比如不同反应类型的机理分析等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曾经学习过化学的高学生,我发现这份课程对衔接初高段的教学理念非常有 insight 。尤其是在"影响因素"部分的总结,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概念解释清楚,非常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化学学科一直抱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高中阶段学习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份课程帮助我梳理了初中知识和高中内容之间的过渡点,让我重新燃起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期课讲得比较浅层次,有些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希望以后课程能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讲解,提供更全面性和系统的学习内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赞赏这位老师将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化学之间的过渡点做得非常清晰,尤其是在反应速率这个部分的讲解里,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复杂的概念非常有效! 希望后续课程能继续保持这优秀的教学风格!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体来说,这份课程帮助我理解了初中和高中之间化学知识的衔接方式,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个人感觉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反应类型,讲解部分可以更深入一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觉得这期课程非常实用! 能够将初中的知识点与高中教材的内容更好地连接起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向。希望后续课程能够继续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学科之间衔接的优质课程,像这期课程一样,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