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础教育

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劳创人才培养理念

首先,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至关重要,但当前部分高校仍存在过分注重学术成绩的现象,对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一些高校开设了劳动价值观培养课程,也大多是“走个过场”,未真正涉及精神内核的传递。因此,高校与学生亟待端正对劳动价值观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体验劳动的价值。高校应从思想上重视“劳创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课程开设的意义,杜绝形式主义。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之苦,感悟劳动之美。

其次,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应该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同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能。然而,部分院校在施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将学生所组建的创业团队数目及其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奖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观察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和收获。这包括提供创新创业的课程和讲座,组织实践项目和实习,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具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高校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理念,将创新创业精神与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努力和付出。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创业实训等,让他们亲自动手,付出真实的劳动,从中学习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创新创业精神。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勤劳、坚韧、创新的品质,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精神、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等内化于心,通过正向的价值体验生成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

二、健全有机劳创融合育人机制

一是管理机制的健全,管理机制是确保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劳创教育融合发展可以长久进行,高校需要设立劳动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专人专职负责相应教育规划与实施。并且完善领导组织体系,健全融校党委领导、师生参与、有序实施、科学规划等为一体的教学保障与协调机制。

二是奖励机制的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奖励机制,是健全育人机制的关键一步。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把参与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表现和成果纳入成绩考评体系,并给予相应评分,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劳创教育融合教学的积极性。

三是监督机制的建立,在劳创融合育人机制中,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改进体系是关键。在确保劳创教学质量方面,高校可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和教师效能评估,识别并解决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定期对已毕业学生的就业率数据、薪资评估、创业成功案例等的收集,评估劳创教育方案的效果。根据以上监督结果和反馈意见,制订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的进展,以实现劳创教育融合育人的长久发展。

三、打造系统劳创融合育人课程

一是针对不同专业培养方案,添加“劳动+创新创业”课程,制定专门教材。同时,引入实际创新创业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这种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劳创教育知识的内化和输出。

二是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培养结构多样、专业性强的授课老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组织相关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学习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目标定位、方式方法等,并鼓励其积极投身教学和课程研究中,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最大化其使用价值。例如,在劳动教育板块拥有企业参观实习、劳动周等实践资源,可以将这些资源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也能够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参观实习等环节中,加入对企业发展历程、当下创新思路的学习和思考,以达到“一地多用、一课多学”的教育资源整合效果。这样可以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真实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建设多方劳创教育育人平台

搭建产教研融合育人平台是推动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的重要举措。政府可以向高校提供相关配套资源,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专项基金,并为合作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政策优惠。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育人基地,为老师提供专题培训,派遣专家举办讲座,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应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合作成立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促进企业发展。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节选自《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本文由千千择校网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cjy/1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