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独立空间:文科班的独特魅力
语文老师是班主任,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他个子不高,走路斯文,说话和蔼,处事温和,讲课儒雅。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荷塘月色》,是把后面的课文提到第一天来讲的。他双手端着课本,神采奕奕站在讲台一侧,面带微笑地柔声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下的荷塘景色,在老师略带磁性的声音中娓娓道来,整个课堂被一种极富诗意的气氛笼罩着。
那个时候,我们的高中生活刚在学校里安顿下来,记得我们的寝室在操场靠近厕所一边。躺在床上,可以透过窗户看到操场上的篮球架。在厕所、操场与寝室之间有一块被校舍三面环抱的凹形菜地。夜晚,月光掠过窗台,倾洒在床头,听着菜地里叫不出名字的草虫鸣叫,回味起《荷塘月色》里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那种田田的荷塘味道真是纯洁极了!
现在想来,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希望通过讲读《荷塘月色》来释放文学的魅力,让我们进入高中就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培养我们对语文乃至于对文学的兴趣。
2.王熙凤的故事
至今仍能清晰回忆课堂情景的是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老师给我们分析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脉络,以及荣国府宁国府里的两股力量。在讲解重点人物塑造时,王熙凤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的形象,像烙印一样在脑子里刻了下来,尤其是老师讲到王熙凤贾府迎接林黛玉,以一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精妙刻画,那可是绘声绘色,至今回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我后来在部队读军校时,有个政治教员是个“红学“迷,喜欢在课堂上神侃《红楼梦》,并推荐我们读这部著作。说来惭愧,买了多个版本的该著作,先后四次在不同的城市续接阅读,才将其读了个囫囵吞枣,至今对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仍颇感头晕。不过,开个玩笑:我们班上似乎有王熙凤般人物,可惜生错了时代,或者没走对人生之路!不然当有一番大作为。当然,王熙凤的结局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一本报告文学集
这本报告文学集书名为《山野的报告》。
记不清具体时间了,推算一下应该是高二上册的一堂作文课。因为查得这本书是1990年8月出版,送到老师手里最快也得9月份吧!那节课上,老师拿着这本书有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是老师的大学同学刚出的一本报告文学集,书里有对奉节基层干部的素描式报道。随即,老师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读了部分章节,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印象中娓娓道来的很多叩击心灵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其实,书里的人和事与我们学生的生活毫不相干,同学们既不了解这些事,也认不到那些人。但是,这些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所在地域,作者又是老师的同学,也许是文学固有的接近性的缘故,我们仍然很感动,一个文学殿堂的氛围弥漫在课堂上,不知不觉间,老师就把那种对文字的憧憬和崇拜,作为一粒种子埋在了我们稚嫩的心田里。
机缘巧合在这堂课多年以后,我竟来到《山野的报告》作者麾下以文字讨生活。当年,该作者已是我们地区舆论场的风云人物。我来到他麾下时,他凭着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已在文学场与官场自由切换。只是红色思想根基不牢,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毁了他的美好生活。不过出狱后,凭着自身固有的才华,他在古稀之年焕发了人生第二春。他本草根,因才华收获高光,跌入低谷后,仍能凭才华翻身。所以,才华是个好东西!
4.老师的境界
政治老师是个能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老师的性格刚强,记得有一次,上课前他与校长发生冲突,结果一进教室就大倒苦水,说刚才被校长“骂得狗血喷头”。但政治课相对枯燥,不像语文课那样形象生动,所以现在能在脑海里搜索到的,没有细节只有该老师讲课的艺术化形象:几支粉笔一本教材,进教室即把教材放于讲台一角,紧接着手捏粉笔走上讲台,随即边侃侃而谈边挥手板书;一节课下来,一黑板思路清晰、布局工整、潇洒流畅的讲义呈现在我们眼前,堪称一件艺术品;下课了,老师拿起没有动过的教材,伸出手掸掸粉笔灰尘,微笑着离开。
上课时带本教材,我妄自猜测可能是老师出于尊重学生的目的,毕竟教书教书手里得有书;不用翻一下教材,是因为教材内容早已内化于心,用信手拈来都不足以表达老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这说明政治老师已经不是在用教材上课而在用心育人。这种上课的状态应该是老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最高境界吧!
果然,政治老师在教学上一步一个台阶,从乡村中学教到县中、从县中学教到了市里的中学、再以中学老师身份走上了大学研究生课堂的特聘讲台。
所以,优秀的人才步步高升一定有必然的原因!
5.学啼文学社
这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班上有几个文学爱好者,以其中两同学为代表:一个喜欢写诗,一个喜欢写散文。 学啼文学社筹建与这两名同学关系密切,标志是发生在两次课间操里的故事。 一次课间操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拿着一本杂志走到旗杆下向全校师生作推广,这本杂志就是《中国校园文学》。那个时候,这本杂志才创刊,还处于校园里的推广期。 随后,语文老师组织班上的同学给该杂志投稿。不久,喜欢散文的同学一篇作文就在杂志上发表了。那个年代,对于一个贫困县的偏远中学来说,学生的作品在带“中”字头的正规刊物上发表,是一件很轰动的事。
另一次课间操故事,来自于学校对学生发表文章的特别回应。当时,校长站在旗杆下,宣布给发表文章的同学颁发文学创作奖,当然同时也给另一个喜欢写诗的同学发了奖。两人依次上台,众目睽睽下,在校长手里领取奖品。这其实应该只是校长的一次激励行动,学校既没有相关奖励规定,也没有奖励的条件、程序和评比标准,更没有形成一个正式文件,反正奖品也就是每人一个笔记本,物质价值不大,但精神价值很高,自带满满的正能量。 学啼文学社就诞生在这样的故事背景里。领军人物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具体事务则由发表文章的那名同学负责。我因与这名同学的关系较铁,有幸成为文学社里打酱油的参与者。其实,那个年代,在我们这种贫困县里的偏远中学,说文学是有些矫情的,但也只有中学生时代,才有这样的矫情。
既然成立了学啼文学社,就必须得有一本自己的刊物,要出刊物就得有稿子。语文老师创作了一篇小说,把班上的几名女同学都安排进了小说里的人物角色。热爱诗歌的体育老师写了一篇关于诗人舒婷《致橡树》的评论。川大(未求证)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写了一篇关于打麻将的散文。
刊物在学校印制试卷的油印室里油印。当年的油印很辛苦,需要一个字模一个字模地排好版后,用打字机打在蜡纸上,然后用滚油筒一张一张地印出来。这种活儿几乎都由那个同学一人完成。 学啼文学社的首期刊物出版了。首篇就是摘录同学发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接着就是几名老师的作品。记得同学们谈论得最多的是那篇关于麻将的散文,3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记得该文章使用第一人称,采用梦呓的形式,以改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麻将故,二者皆可抛。”来开篇,叙述自己陶醉于麻将的点点滴滴,反讽打麻将赌博的危害。
随后,文学社将这本刊物投给了《中国校园文学》杂志,期望杂志能选中其中的文章。遗憾的是,没有文章被选中。
接着,学啼文学社开始筹备第二期刊物。但是,由于经费、稿件、以及出版刊物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等多种原因,第一期杂志竟成了学啼文学社的绝唱。
说一说后来……
两名获得校长文学创作奖的同学,写诗的去了部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文学上、或者是诗歌上、更或者是文字上得到发展。不过,在我身边的文学圈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我很多同事、行业领导曾经都是散文创作领域里的佼佼者,多有自己的作品集结专著,至今仍醉心于文字,但现在都改为创作诗歌了,因为他们觉得散文创作更费心费力……
发表作文的同学,离开学校就离开了文学,投入商海打拼。其实,我离开学校进入部队多年后,还曾经订阅过《中国校园文学》,在我进入靠文字讨生活的年代,翻开老同学当年发表的《老阿叔》这篇作文,仍然觉得细节描写很到位,具有在我们报纸副刊上发表的水准。不过,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我认为文学是一个有点贵族化的存在,我们首先得为“稻梁”谋,因而体制内有独特优势,除非对文学具有执着的信念。
而我,因父亲在我幼年即为村支书,家里常年有《万县日报》和《红旗》杂志。记得八几年《高山下的花环》在报纸上连载时,每当报纸送到,我们兄妹几人就围着火炉听父亲娓娓读来,泪眼婆娑听梁三喜、靳开来、小北京牺牲,因此,自幼就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在学啼文学社打酱油的时光,加剧了我对文字的憧憬,以至于进入部队读了军校学了摄影,渐渐闯进了新闻传播圈子,并以此为业,圆了学生时代的文字梦。 人的一生,能在自己的爱好上做点事,满足矣!
6.一个人的文科班
“校长说学文科出路窄,只开设理科是为大家好,他简直是放屁!放狗屁!”绰号“麻羊子”同学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我们在课桌上使劲拍巴掌。
“有气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班主任语文老师对“麻羊子”的演讲给予了鼓励的点评。 这是一节班会课,由同学们自由上讲台演讲,不限题材不设主题,幽默笑话、意见建议都可。“麻羊子”是姓袁的男同学,实在想不起他的名字了,但他当年在讲台上演讲的情景至今仍在脑海中清晰可见。
袁同学为什么要对校长给予如此强烈的抨击?
当年,学校高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高中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是在高二的时候,就要文理分科。但是,当我们到了高二,学校决定只开设理科,不设文科,要把我们全班的40多人都撵进理科班。校长曾在公开场合解释这个决定是为同学们好,学理科好考大学、出路也多些,不是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么!
其实,当年这个学校的高考犹如科举时代考状元,中榜率极低,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从这里走向社会,所以只学理科哪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出路?真实原因是学校的文科师资力量和教室硬件设施双重不足。那个年代,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深度参与,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文还是学理都由孩子决定。对于来自乡村的孩子们呢?纯朴善良得敢怒不敢言,没有与家长有效的沟通,也没有与学校抗争的勇气,像温顺的绵羊一样被迫接受了这个命运的安排。
只有袁同学一个人悲壮地表达了自己的抗争意愿,以绝不屈服的意志,坚定地选择了文科。从高二开学起,每当物理和化学课,他便自学地理历史。当时,高三还有文理分科,因此,只要高二与高三的文科课程不冲突,他就拔高自己去听高三的史地课。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学校只设理科不设文科,不要说学生,就是家长这一关就过不了,说不定还会产生重大的舆情。当然,当年的理科班确实培养了几名体制内人才,且已有同学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除了中得一个对于学校来说的状元外,其他人都是通过去其他学校补习才高考中榜,而且后来从事的工作其实都属于文科的领域。反过来看,如果当年有文科,班上的几个文学青年是否已与文学结缘?如果当年有文科,是否有更多的同学通过补习高考中榜?如果当年有文科,很多同学是否也不至于在物理、化学课上听起天书,以至于不得不中途辍学?而对我来说,如果有文科,也许不至于在毕业还差一个学期就被迫弃笔从戎!如果有文科,靠文字讨生活的路说不定会走得更远更深些…… 可叹人生没有如果,向“麻羊子”同学致敬!
7.学校篮球队
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记忆。
学校座落在风光旖旎的长江支流梅溪河畔。在梅溪河的另一边,还有一所职中。两所学校相距不过几公里。那个年代,篮球比赛几乎是学校与学校之间仅有的交流活动,有时是老师之间的比赛,有时是学生之间的比赛,但每次比赛都很受老师与学生们的关注。于是,体育老师负责挑选一些篮球打得好的同学,组成一个松散的篮球队,也组织一些训练。球队除了课余相互之间打打比赛,还可以应对梅溪河对岸职中篮球队来挑战。
我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进校就被体育老师选进了学校篮球队。当时,我们班上篮球打得好的同学比较多,平时常在一起打球的有五六个人,还有印象的有这么几个:有个姓李的同学,身体协调性好,控球投篮水平都很高;外号叫“箭头”的同学,速度快;有两个小个子,特点不鲜明但身体素质好;还有两个身材与我差不多的高个子。
高二下学期(春天),县教委决定当年秋季要在四所高完中进行篮球比赛,学校必须成立正规的篮球队。恰在此时,体育老师考入了教育学院,秋季就要去深造了。面对这个比赛任务,只能由他先组队进行训练,等候新的体育老师来带队参赛。同时,为了提高比赛成绩为学校挣些脸面,学校决定当年暑假期间,由即将离开的体育老师组织校篮球队集中训练20天,每天补助20元生活费。
因为比赛时我们已经是高三了,所以这个队的队员基本上以我们班为主。暑期正值热天,整个学校空空荡荡,就我们10来人住在学校里,每天上午训练一会儿,下午训练一会儿,其余时间自由安排。因为教室里空着,我与一低年级队员一起,把教室里的课桌拼起来,铺上被子,晚上和中午就睡在教室里。
集训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天训练完后,我与一队员到梅溪河边散步,恰遇河边空旷的堤岸上开公审大会。法官现场宣判一男子死刑立即执行。两名着武警训练服的战士把男子左右夹击拖往河边,男子面色惊恐、浑身颤抖、小便失禁致裤子已湿了一大片。随即,战士将男子面朝河水放在河边。这时,四五名战士一起抵近男子,其中一名战士手里端着一支步枪,到距男子约一米后,枪口对准男子后背扣动了扳机。一声沉闷的声响后,男子一头栽倒在地。战士们转身退后,两名法医拿着手术剪走上前,从枪口处剪开死者的上衣,察看枪口位置是否在胸腔。检查完后,给死者盖上一块白布表示死刑执行完毕。无法评论当年无意间参观的公审大会,但从此至今这么多年,包括曾经与公安亲密接触的10多年,都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场面,应该是社会的进步。
20天训练极为愉快,记得曾经与辖区一小学老师队打过一场训练赛。该小学有一名兼职体育老师,篮球打得极好,知道我们的体育老师即将离开,想运作到我们学校接任体育老师,所以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打友谊赛。
秋季开学后,小学老师没能调进来,云师体育班一名毕业学生分配到了学校。该老师身材高大,弹跳力极好,据他自我介绍,刚进体育班时,是班上的篮球主力,但由于自己训练不刻苦,渐渐地就成了替补,于是他在体育班的专项成了排球。
刚来到学校,他就带我们前往奉中,参加了四所高完中篮球比赛,最终我们战胜了一所中学获得了第三名。
关于篮球队,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天,河对岸的职中来找我们打比赛,不知道当时我们与体育老师之间闹了点什么矛盾,我们班的队员集体摆烂不出战,专门要气一气体育老师,弄得体育老师自己上场打满了全场,累得苦哈哈的,最终还输了比赛,回想起来也是有趣的记忆。
30余年后,回忆起篮球队的生活,温馨而甜蜜,虽然当年的物质生活很艰苦,但同学师生间感情很纯真。幻想着什么时候篮球队能够重新聚集,打一场友谊赛?只可惜其中的两名队员已经提前退场了……
8.业余吹笛30年
印象中,当年的高一每周还有一节体育课,但没有音乐课和美术课。高一下学期,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开幕式上要齐唱《运动员进行曲》,得请人来教。学校只有一名音乐老师,不好请。但是,初中三年级正在备考音乐师范的郑同学和潘同学,经常代表音乐老师到高中班级教唱歌曲。我们在晚自习课上请来了这两名同学,郑同学主唱,潘同学弹脚踏风琴伴奏,两人配合教会了我们唱《运动员进行曲》。
当年,郑同学和潘同学是学校里的名人。潘同学不但歌唱得好,乐器也玩得好,风琴、口琴、笛子都很拿手。特别是笛子吹得很棒,亲眼目睹他吹笛子,手指像一只只灵活的小虫子在笛子上活蹦乱跳,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从笛孔里蹦出来,化作一曲曲优美的旋律。记得他经常吹的曲子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而且,他经常在学校教室的楼道口里练习这些曲子,还经常用花舌技巧吹奏《泉水叮咚响》这首歌。
据说,潘同学的老家有一亲戚在部队军乐团,这个亲戚教会了他这些乐器。除了郑同学和潘同学,他们班上还有个陈同学,也是一副好嗓子,并且跟随潘同学学会了吹奏笛子,虽然没得潘同学吹得棒,但也掌握了很多技巧。初中毕业时,潘同学考上了开县师范学校音乐班(后留校任教期间考入川音,再南下闯荡,现为深圳一街道文化中心歌唱家),陈同学考进入了本校读高中(停止了音乐前进步伐),郑同学没有了消息。
陈同学喜欢打篮球,进入高中入选学校篮球队,我们成了队友。记得我读初中时,音乐老师不但教歌,还讲解乐理知识,有一个学期还进行了乐理知识期末考试,让我们不但在音乐课上学会了那个年代流行的很多歌曲,也学会了简谱。
在与陈同学一起打球的日子里,会简谱的我跟他学吹笛子,学会了单吐双吐等一些基本技巧,学会了最重要的腹式呼吸法。尤其是在篮球队集训的那个暑假,白天打球,晚上就在教室里学笛子,有时为了感受到共鸣效果,还特地到学校澡堂子里练习。但没有完整学会一首笛子独奏曲,只学会了那首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不过无师自通学会了陈同学都没学会的花舌技巧。
就是这首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让我从学校一路吹到了部队。遗憾的是前后服役了三个部队,都没有遇上音乐方面的队伍,期间,也没有学会新的曲子。在武汉服役时,曾经试图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里找个老师专门学一学,也先后认识了两名学生:一名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吹笛专业水准,但认识不久他就毕业去了海南省一家专业乐团;另一名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会吹笛子,但不是表演专业,笛艺一般,没能学到更多的技艺。随后,就渐渐地忘掉了这个爱好,直至回到万州,连一只笛子都没有了。
2021年春天里的某一天,看到一篇文章阐述音乐可以锻炼脑神经,玩乐器可以提高大脑两个半球的均衡发展,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速度。这篇文章触发了我的神经,让我突然间就想起了已遗忘10多年的笛子,于是决定重拾年轻时的爱好。 如今,资讯发达,抖音里的笛子教程应有尽有,与当年相比,学习的途径已有天壤之别。每天抽出半小时练一练,已经攻克了不少独奏曲,体验到了不少旋律的美妙乐趣!
学会吹笛三十余年,从学校吹到部队、吹到军校、吹到报社,没有如文字一样给人生之路带来机遇或帮助。不过,人生有一勉强拿得出手的爱好,自有很多乐趣,随着岁月老去,更是弥足珍贵,决心将此爱好进行到底了!
9.青春无罪
少年情怀尽是诗,多少浪漫无人知。短短几年高中生活,青春情怀不容错过。
择其中一段记录于此吧!不是揭伤疤,只为致敬青春!
因为禁不住老师在课堂上频送秋波的烦恼,她向我们求助——那是一个有月亮、有星星,校园里还轻拂着微风的夜晚,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们,摆出男子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气质,轻轻叩开了师门。没有当红娘,也不是做说客,而是想捧打单相思,替女同学出口气。呵呵!没想到老师不但不解风情,反而抓住机会向我们表白:如果她愿意,帮我捎个话,明天我就可以与她约会!
就在我们手足无措,进退两难之际,女同学突然单刀赴会,闯进房间,愤怒地呵斥老师:“不要单相思了!谁看得上你!”她的大胆泼辣,果敢坚毅,怔得我们目瞪口呆!
当天晚上是怎么收场的?到现在我也没有想起来!
第二天上午,老师斜着眼走上讲台,云里雾里地宣讲了一通后,狠狠地往讲台上丢了个粉笔头:“没听懂的举手!都听懂了就做作业。”说完,尽管下课铃声还没响,他已经夹着书本,跑了!想想他,当天是鼓了多大的勇气才走进教室!
再看课桌上的她,自从老师一进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把头深深地埋在臂弯里,一直没有给老师一个正眼。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从尴尬失恋的低落情绪中缓过劲来的老师,趁我们在操场上散步的机会,把我们请进他的寝室:“你们之中,一定有人在与她谈恋爱!"但这个人是谁呢?他不知道。
三十年后,当年的青春情感都已灰飞烟灭,那个夜晚也已飘荡在记忆深处:还好,老师一直在讲台上为人师表,听说娶了下个漂亮妻子!女同学呢,尽管没有成为期待中的女强人,但也家庭和睦事业有成....
其实,青春无罪!
10.写在结尾:
1991年11月的某一天上午,渝巴路奉节虎包站站台,我背着行李,等待县城至罗家坝的客车。此时,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学期,有几名同学到站台上为我送行。年青的心在话别时刻,纵有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校园生活离别情,依依惜别之景仿佛就在昨天:曾记得,一起读散文、诵诗歌,品杂志的日子,同学曾以“断崖”的笔名向校园文学杂志诉说学校文学社办不下去的窘境;曾记得,一起经历青春岁月的磨砺,开运动会、搞晚会、聊同学间情怀;曾记得,一起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笛声中品音乐之美……没曾想弹指一挥间就是三十余年。经过三十多年岁月洗礼,四十多名同学中,有的已身居官场高位,有的已是身价不菲的商界大佬,更多的是如我一样幸福生活里的平凡人,但我们都拥有同一段青春,在同一个食堂进餐、同一个课堂听讲,同一个场地踏出了人生奋进的足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生活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以文字追忆了美好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留下了一点点至真至诚的情怀,以此致敬我们的青春岁月吧!
(完)
欢迎点击阅读《一张7元稿酬单(连载)——我的新闻从业自传》https://user.qzone.qq.com/344784606/blog/1383456446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jjy/8290.html
用户评论
看到这个标题就让人想到自己曾经那个被嘲笑的“文弱”少年。那时候我成绩虽然不算好,但对文学和历史却有无比的兴趣,总觉得自己比那些整天念书考分的同学更能看透这个世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理工科出身,但我非常欣赏文科班学生的思维方式。他们总能从看似平凡的事情中找到深刻的意义,用独特的方式解读人生,这让我受益匪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一个人的文科班”充满了孤单和迷茫,希望每个文科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被时代所淘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科班真的有点苦啊!虽然我喜欢学习历史和文学,但竞争压力太大,就业市场也不好找,希望国家能多重视发展文科教育...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文科生来说,我觉得“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孤单。我们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也更加注重内心的世界。这种特质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有点悲观啊,文科班的人不一定就都是孤独的,有很多朋友也是文科专业的,我们经常一起探讨书籍、哲学等等... 或许“一个人的文科班”是一种自我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探索自我和这个世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人都说文科没用,要学习科技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其实文科的力量也非常大,比如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历史可以传承文化,这些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教授学生们我所喜欢的知识和典故。我希望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社会,引导人们用更加人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科不一定要一个人学习!多参与一些社团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学习,就能克服孤寂感,形成强大的求知欲。而且,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集众多智慧之大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互相启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高中时成绩排名靠后,但我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后来选择去了一个文科强校,现在毕业工作也做得不错!我觉得只要坚持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钻研,就能成功,文科班的教育也不应该被低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社会确实更注重科技发展,但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文科的重要性,支持文科教育的发展,让这些“一个人”们不再迷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科班的学习氛围的确独特,充满了思考和创造的活力。我曾经一度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但在这里我找到了自我价值,也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谢这段时光,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独立,更加有思想的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并非是孤独的象征,而是一种选择,一种需要独处的状态。 文科班的学习方式更注重内在的探索,你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感悟,这需要一定的孤独和独立精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文科学生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能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人生的奥秘,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得淋漓尽致。希望更多人能关注文科教育的发展,给予文科学生更多的支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自己大学时最害怕的一个场景: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但我什么都不会说怎么办?那时候真的会感到超级的压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科教育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也拥有巨大的价值。我希望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文科的重要性,支持文科教育的发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