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深入解析关键地理过程微专题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高中地理:深入解析关键地理过程微专题,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地质过程是指地球内部和表面的物质在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和演化。这些地质过程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地质构造。在高考地理中,可能会涉及到具体地貌或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分析,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地质过程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1.内力作用
(1)地壳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等,可导致山脉的形成、海陆变迁等。
(2)岩浆活动:如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可形成火山、岩浆岩等。
(3)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
2.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使岩石破碎。
(2)侵蚀作用:如风蚀、水蚀、冰蚀等,将岩石逐渐侵蚀掉。
(3)搬运作用:将风化和侵蚀产生的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
(4)沉积作用:搬运的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岩。
(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质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岩石。
一、地质作用过程的思维方法
地貌成因=内力+外力+岩性+时间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岩性:软硬、节理、孔隙度、导热性、可溶性、化学组成等
地貌=构造隆升+外力剥蚀;
负地貌=构造沉降+外力沉积。
二、分析地质过程问题步骤
1.根据条件,分析地貌景观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特点,明确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要知道考查书本哪个对应的知识点)
2.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要清楚这个过程是怎么发展的,要拆解材料和图片给出来的信息点)
3.如果是主观题还有依据"地理过程要求"完善,使答案精细化。在分析过程中要合理把握时间尺度的长短和空间尺度的大小,注意整体与局部、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差异,必要时合理进行假设推断及知识迁移,画出图形,形象直观的分析地理过程。(写出来的答案要对应上课本知识点和材料搭建桥梁,尽可能多写一点)
三、常见地质、地貌景观形成过程分析
1.沉积岩沉积顺序:被老越先沉积,埋藏越深,位于下方:越新越晚沉积,埋藏越浅,位于上方。
2.生物化石:古老生物化石埋藏深,位于下方,高级生物化石埋藏浅,位于上方。
3.喷出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人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4.岩浆岩旁边多变质岩,是在岩浆高温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5.海洋中离生长边界(海岭或火山)越近形成年代越晚:离消亡边界(海沟)越近形成年代越早。
6.断层的判断:看断层面的完整程度,如果断层面把所有岩石断开,且断层面完整,则断层发生时间较晚,晚于其所断开的岩层;如果断层面不完整,则说明断层之后又发生了某种地质活动。7.如果两个沉积岩之间有侵蚀面存在,则说明下面的沉积岩先抬到地表,经外力侵蚀,然后再下沉,最后沉积上层沉积岩。
8.若某个岩层缺失,则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该地岩层处于地壳抬升期,没有接受外力的沉积作用,二是该地本来有该种岩层,但后来地壳抬升,长期经外力侵蚀而消失,一些古老的高原和山脉现在海拔低是因为长期受外力侵蚀作用。
9.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要从自然地理整体性特征出发去思考问题。其变化因素是气候变化和地貌的变化引起的。例如候变化导致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的变化,加强或削弱了大气环流,改变了气温,光照,降水,湿度,昼夜温差等。地貌的变化又出现了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地形的阻挡与抬升,相对高度的不同,山脊或山谷走向的改变,河流落差的改变,流域面积的改变,地面热容量不同等等。总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运用是地理逻辑推理的灵魂。
二、大气变化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地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的温度升高,形成波长长的辐射,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减弱,主要大气的吸收和云层的反思加上散射而成。(导致多云的白天气温低)(2)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导致大气增温,形成大气辐射,地面地球地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此过程,如果地面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形成温室效应)。(3)夜晚时,大气把热量从新的换给地面,对地面形成保温作用,前提是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不均)
(1)海陆风或湖湖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山谷风
(3)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
(4)穿堂风
3.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1)东亚季风:1月份-西北季风,7月份-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南亚季风:1月份-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月份-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月份-西北季风(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因地转偏向力向左,形成西北季风)7月份-东南季风(热力性质差异)
4.天气系统变化过程(锋面气旋为主)
初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地面上存在一条静止锋,锋北面是冷空气,锋南面是暖空气。冷空气自东向西运动,暖空气自西向东运动。当冷空气向南插入锋下,暖空气向北抬升,并出现1~2条闭合等压线,标志着气旋的初生。青年期。随着波动的发展,气压进一步下降,闭合等压线增加,冷空气进一步向南推进,冷锋附近出现阵雨或阵雪,暖锋前也出现降水,降水区域扩大。低层扰动逐渐向高层发展,气流作螺旋式的上升,高空低槽也逐步加深。锢囚期。气旋发展至最盛时期,自地面到500毫巴高度均已成为圆形闭合环流。地面冷锋逐渐追上暖锋,并将地面暖空气上抬,气旋开始锢囚。这时,云雨范围最大,强度加强,风力增大,天气变化最剧烈。消亡期。气旋发展的最后阶段,暖空气仅残留在地面东南角,低层整个气旋中心辐合加强,地面加压,已变为冷性涡旋,低压中心部位开始填塞。从地面到500毫巴左右的闭合环流减弱,上升运动已消失,气旋减弱,以至消亡。
5.天气系统变化的过程:
(1)冷锋与天气: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暖晴;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与天气: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冷晴;暖锋过境时,连续降雨和雾天气;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三、城镇化的过程: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jjy/15037.html
用户评论
这篇博文写的太好了!把地球进程讲得通俗易懂! 我之前学地理一直比较吃力,读完你的文章,感觉一下子就打开了新思路。尤其是关于板块运动的解释,真的很清晰、生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理过程太复杂了,这本书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地理的学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微专题”很有意思,虽然范围比较窄,但针对性很强,把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提了出来,可以更好地帮助我理解地理课本内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同意博文里说的,地球进程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自然的力量真是令人惊叹!希望以后可以多分享一些地质景观的照片或视频,更生动形象!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感觉这个“微专题”有点浅尝辄止,地理过程很多方面都没有详细讲解。想要深入了解,还得继续啃厚书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地理确实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博文里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让我对地理现象更加敏感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一直觉得地理是枯燥的学科,直到读到你的文章。原来地理背后蕴藏着这么多奇妙的故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再补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解释,这样会更全面地展现地理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博文对我理解地球形成过程很有帮助,让我意识到人类只是这壮丽演变中的一小部分。真令人深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板块运动这个内容解释得不够透彻,希望再加一些图解或动画演示,更容易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理真的太神奇了,从山川河流到气候变化,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叹为观止。你的“微专题”让我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理过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光凭一篇短文难以全面表达。但博文还是触及了关键点,对理解大方向很有帮助。期待看到更多深入的探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博文有点过于简略,一些核心概念并没有说得清清楚楚,想要更进一步了解还得花费更多时间学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理过程的确引人入胜,但博文中有些观点比较主观,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希望作者能更加严谨客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微专题”对我来说比较入门级,我已经对地球过程有一些了解了,希望能看到更深入、更专业的分析内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过于笼统,可以更具体地说明博文要探讨的哪个方面的地理过程,比如“板块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侵蚀作用改变景观”之类。这样能吸引到更多特定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分享这份知识!我最近在复习地理考试,这篇博文非常及时,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些难点概念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