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等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依据课程的总目标,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这条要求为新课程开设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那么,语文选修课到底该怎么去上,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回望现实,学校对于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普遍存在问题。语文选修课在中学阶段的开设有两种方式,一是在高一阶段学生学习完必修课程,高二便转入了选修课的学习阶段,这种课程设置下,学生对于选修课普遍不能学习完,同时选修课也沦为了必修课的再教育。显然没有起到当初课程设计的目的。二是选修和必修同时去学习,主要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同时推进。这种有主次之分的授课方式显然把选修课放在了次要位置,也未发挥出选修课应有的价值。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区别和意义。

一、关于语文选修课和语文必修课的关联与区别。

语文必修课和语文选修课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从关联性的角度来看,语文必修课重视基础,语文选修课是在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后的再度拓展,所以说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否则选修课的开设将会成为空中楼阁。从区别性的角度来看,语文必修课的功能指向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以识记为基础的基础知识的落实,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而选修课的开设目的则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长学生的见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以达成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所以,语文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功能指向是有所区别的。总体来看,其区别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4、选修课更应采用主题学习。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以此来看,必修课更多的是侧重于分析阅读,偏向于碎片化的片段式训练。作为选修课,就应该上升层次,更应该以主题阅读为主,将阅读重点定位在基于研究的文本性学习。

二、选修课的组元方式的探索。

1、以作者为基点进行组元,发现作家创作的基本风格。选修课可以研究作者,发现作家的创作风格,以李清照为例,可以将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由于靖康之变的影响,李清照的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靖康之变前的“少女哀怨”和之后的“悲戚人生”。同一作家为何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时代变化对于词人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家在不同时代会写出不同的作品,我们不能用固化思维去认识作家的创作,更不能给作家贴标签,想到李白就是“飘逸洒脱”,想到杜甫就是“沉郁顿挫”等,而应该就诗论诗,发现该诗词的独有特征。站在鉴赏诗词的角度来看,这一研究也说明了了解时代背景对于理解诗词内容的重要意义。

2、以时代为基点进行组元,发现同一时期作家的作品特征。时代发展总会在作家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记。如唐代是一个盛世,即使连王维、孟浩然这样的山水田园人,也写出了许多展现高昂志向的作品。王维就曾在《少年行》中写过“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样的豪迈诗句。轻视名利的李白也在《侠客行》中写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情诗句;以“诗圣”著称的杜甫也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何如此,这就是盛唐气象。面对大唐帝国的强盛,每个诗人都拥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相反,魏晋时的诗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将阮籍的《夜中不能寐》、嵇康的《幽愤诗》,和左思的《咏史》放在一起去阅读,就可发现文人之悲,原因在于这几首诗词都写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作者不同,诗词内容不同,但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下的文人心态,面对残酷的政治斗争,每个文人的内心都充满苦处,于是他们借助诗词这种独特文学体材来表达自我情感,抒发内心苦闷。作为鉴赏来说,我们可以以时代为基点进行课程组元,通过诗词来研究时代风貌。

3、以手法为核心进行组元,发现同一手法的延承。文学作品说到底是以艺术手法来取胜的。一部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有的艺术表达技巧。由此我们可以以手法为基点进行组元,通过对手法的研究,将其归结为重要的文学现象。通过阅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杜甫的《月夜》等,我们会发现这几首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手法很相像,即都不是正面去表达情感,而是采用了落笔对方的表达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对写法”这一重要的诗词表达方式。阅读屈原的《离骚》,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以及《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作者大约都是男性,但表达情感时似乎都站在女性的角度,借助这个我们就可以去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这个问题。以手法为基点的选修课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于激活他们的创作热情,这样语文课就不会变得枯燥呆板,而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思维含量。课本中诸如这样涉及文学理论层面的话题很多,需要教师不断解读为文本,发掘出授课基点。

4、以体裁为主体进行组元,发现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表述方式。由于体裁不同,对于事实的表述方式不同。同样是陶渊明这个人物,《陶渊明传》、《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文章的表述方式不同。因为文学作品强调虚构,对人物的记述往往会采用必要的的表达技巧,而史传作品讲究写实,追求对于历史事实的客观表达。所以《陶渊明传》要以客观的笔触去记述人物,追求事实的真实性;《归去来兮辞》则偏向于文学性,虚构,情感表达的成分就会相对较多。《五柳先生传》是自传,其主观性相对较多。因此,如果要站在历史角度去研究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史实性就会差一些,而《陶渊明传》相对会比较可靠。通过对陶渊明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传”“辞”,甚至“诗”“赋”的差异性,同时也明白了文学作品的虚构性这一显著特征。

5、以主题为核心进行组元。文学史上以杨贵妃为抒情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很多,如李白的《清平乐·禁庭春昼》,杜甫的《哀江头》,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虽然同处唐代,但由于作者的立足点不同,所以表达的主题各异。再加上后代诗人所写的作品,如元朝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宋朝吴文英的《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系统分析,一个较为客观的杨贵妃就会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再如对于项羽,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同一历史人物,缘何产生了不同的评价,其根本就在于作者的身份不同,观念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以主题为组元方式的选修课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并占有大量的文学资料,开阔语文的学习领域,同时还能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发现,发掘出新的语文内容。这个主题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古代地名,古迹名胜,名山大川等。

当然,语文选修课的组元方式还有很多,伴随着我们授课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开阔,我们将会发现更多的思维视角,寻求到更多的研究方向。曾有学者就研究过“李白诗歌中的花鸟虫鱼”,“朦胧诗的发展历程”,“杜甫与辋川”等这样的有意义的话题,甚至还有老师引入了物理学的理念,去研究“唐诗的速率”,进而关注文学作品的叙事速度。这些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会对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注入更多的生机,让高中语文选修课更加走向深入。

对语文选修课组元方式的研究,旨在打破目下的授课观念,让语文选修课不再成为必修课的附庸,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要让语文选修课在高中阶段真正发挥其作用,在提升学生思维上产生应有的价值意义。

用户评论

残留の笑颜

高中生对语言本来就比较感兴趣,所以我觉得选修课应该设计一些让他们在课程中运用语言的方式,比如写作比赛、诗歌朗诵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我认为选修课的内容要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古典文学,也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文学、影视分析等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老师的教学风格很重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互动式课堂才是王道!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我希望选修课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让他们不只是读懂文字,更能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和价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些主题相关的活动,比如组织文学研讨会、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获取灵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选修课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教学资源,比如使用互动软件、线上平台进行课程教学,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陌繁花丶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表达自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我认为选修课适合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学知识,比如诗歌的意象、小说的人物塑造等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选修课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例如如何写一篇有冲击力的短文或者一篇动人的散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选修课可以作为学生探索兴趣和特长的平台,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类型或者创作领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我觉得教学要有挑战精神,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更高的阅读材料,拓展他们的视野。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选修课的内容可以跨越不同的学科领域,比如与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结合,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多元发展历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我觉得学生需要学习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学会跳出文本本身的限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解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选修课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比如鼓励他们写剧本、编故事、创作漫画等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我相信选修课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用户评论

余温散尽ぺ

这篇文章真的太棒了!选修课很多时候就容易被放着不管,但它却有着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作用。我觉得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个人爱好设计课程是最关键的,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选修语文课更生动一些,这篇文章给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把经典文学与当代社会热点相结合,确实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距离。也许可以组织一次读书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我个人觉得选修语文课程还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比只是死记硬背文学名句更重要。老师的引导尤其关键,需要能引领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含义,而非只是停留在表层理解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对于高中生来说,选修课应该是自由探索的舞台,而不是额外的负担。我觉得只要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就好,不必强迫他们去完成某个固定的目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推荐经典书籍,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和思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虽然这篇文章提到的很多方法都很实用,但我还是担心实际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选修课的课程时间有限,想要真正做到多样化教授却不容易。也许需要学校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这类课程教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我以前就觉得高中语文选修课应该更注重实践性操作,而不是只是进行说教式的讲解。这篇文章提到的写作项目和小组合作都非常棒,能够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我觉得选修课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当下热门的话题,例如网络文化、电影评论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当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避免出现过于敏感或低俗的问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选修语文的课程目标应该清晰,不是只是为了“丰富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这篇文章提到的培养审美意识和表达技巧,都很重要,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我感觉有些高中老师对选修课程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缺乏创新思维。希望能更多优秀的文教作品出现在课本里,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文学魅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对于学生来说,选修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自由有趣,而不是沉闷枯燥的学习内容。或许可以举办一些以文学为主题的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觉得选修课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科目,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点。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课程,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我个人更倾向于把选修课变成一个自由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化学习模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只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引导,就能让学生充分发光发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这个标题很有用,我很喜欢文章中的很多观点,特别是关于多元阅读的方法,我觉得老师可以尝试更多地引领学生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能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培养更加全面的文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选修课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只是灌输传统的知识点。文章提到的合作学习、项目研究等方式,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我觉得选修课程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高中语文选修课确实需要更多创新和改革,不能一味地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才能真正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djy/82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