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顺:偶遇与成长——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张春顺,男,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曾任职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历经博士后、讲师、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连续破碎力学理论、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367)、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中央高校学科交叉团队建设和培育专项基金等。近年来以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荣获岩土顶刊《Géotechnique》及《Computers & Geotechnics》最佳论文、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乔治史蒂芬森奖章等奖励。
缘起: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初遇:观点碰撞,任重道远
图1 导引课前、后,同学们精神面貌之变化
相知:过程把控,知己知彼
自从那次讨论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结合我多年的国内外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这门课的核心在于:精细的过程把控和深刻的知己知彼。
课程伊始,我明确告知同学们:我们现阶段的课堂讨论不拘泥于形式、不设最低时限,大家可以围绕主题自由表达。你们可以坐着、站着,或者来讲台演讲、陈述PPT等,只要是你们觉得最适合自己,什么方式均可。此话一出,同学们倍感新鲜、好奇,顿时精神了起来,有些跃跃欲试。于是,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坐在座位上,略带羞涩、磕磕绊绊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站在座位上,语气仓促地陈述意见;当然,更多的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说。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班级里有10%-20%左右的学生能够表现得相对自信,个别同学甚至能侃侃而谈,令我惊讶不已。但同时,也有约20%的同学显得比较害羞,过于紧张。然而,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参与,每个人都在逐渐找到自己的声音,这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多样性。
当然,这些容易紧张、磕磕绊绊的同学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通过了解,我发现,他们性格相对内敛,害怕自己的表达显得肤浅,甚至担心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因此不敢轻易开口。针对他们的顾虑,我在接下来的课程活动中表达了自己的充分理解和看法:
“我非常理解有些同学担心自己的观点可能太肤浅,担心老师不重视或同学看不起。这种情感共鸣在班级中普遍存在。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要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因为标准本身也会随着时代和个人认知而发生变化。没有绝对的标准,特别是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问题上,即使是作者本人也难以提供完美的解释。因此,在我看来,这门课程所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一种媒介,用来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这种思考绝对不是统一的,而是在每个人独特的努力之后产生的。”
进一步,我再次对同学们表态:“我不会简单评价你们内容的深浅、对错,而是尊重每个同学自由表达各自观点,看重的是大家在努力思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和提高。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发自内心地、正确地对待课堂上的表达机会,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每一次发言,切忌让自己总是陷入情绪不安和自我猜忌的主观意识过剩的陷阱中!”
或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中,极度害羞的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我意识到,这种缓解还远远不够!我要让所有同学,包括那些害羞的同学,都切身感受到课堂上来自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温暖。于是,我借机会问相对优秀的学生:“你觉得XX同学这次表现如何?从你的角度看,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他,让他下次表现得更好呢?” 同学评价后,我会接着问XX同学,是否也意识到这些问题、认可同学们对他的建议和帮助。
我发现通过这种同学互评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帮助有问题的同学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也让提供建议的同学更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同学们彼此更加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样一来,课堂变得更加温暖、更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成长。
此外,我将动态管理模式也引入了课堂活动。每次课堂讨论时,我都会及时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将其记录在Excel表格中(见图2)。然后,我会将这次的表现与上一次进行对比,指出这次的不同之处。通过这种对比,学生们能够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同学们非常享受这种反馈机制,也很期待每次的点评。
图2 我对学生表现的课堂记录(部分)
图3 PPT分享
图4 与学生互动
图5 学生根据主题表演rap、情景剧
不舍:终点即起点
欢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一个学期结束得总是那么快。课堂教学的结束意味着这一段珍贵旅程的终结,但也标志着另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对于这些朝夕相处的时光,我心中充满了不舍。每一次课堂上的互动,每一场热烈的讨论,都仿佛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然而,终点即是起点,离别的背后是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同学们去探索。
正如开篇那段小诗所言:因为有了你们,生活变得不同,这段旅程,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是你们的激情和智慧,点亮了每一个课堂;是你们的好奇与坚持,让每一次教学都充满了意义。衷心祝愿同学们带着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和素养,继续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愿我们在各自的旅程中,再次相遇时,都已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仅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愿同学们的人生旅途充满光明与希望。
本文由千千择校网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djy/144.html
用户评论
很有意思啊!我一直对通识教育挺感兴趣的,知道武汉大学在这方面一直在做探索,真希望能有机会能去那边学习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老师的文章真的太棒了!通过讲述他的偶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通识教育的美好实践。希望更多高校能够关注通识教育,造福更多的学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读过一些通识教育的书籍,感觉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但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挑战啊。武汉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博客写的非常精彩,将“偶遇”与“成长”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通识教育的魅力! 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够将来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武汉大学的实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毕业后一直觉得学习的东西不够系统。像这种结合生活的通识教育,或许能帮助人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教师,阅读了张老师的文章,对通识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武汉大学的做法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启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识教育确实很有必要,但要如何有效实施呢?这篇文章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我觉得还需要更多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识教育应该像张老师文章里说的那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体验,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汉大学的探索很棒,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和成果!我也希望自己的大学有的时候能开展这样的活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些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执行效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像张老师说的那样,充满趣味性和探索精神!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想知道这些“偶遇”是如何设计和发生的?武汉大学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认为通识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突出了“偶遇”带来的成长体验,让人更感兴趣地阅读文章内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通识教育这种理念一直没有什么太深的理解。 但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让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汉大学的实践探索为未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希望更多高校能够像武汉大学一样,不断探索并实践创新教育模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