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等教育

张春顺:偶遇与成长——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张春顺,男,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曾任职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历经博士后、讲师、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连续破碎力学理论、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367)、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中央高校学科交叉团队建设和培育专项基金等。近年来以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荣获岩土顶刊《Géotechnique》及《Computers & Geotechnics》最佳论文、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乔治史蒂芬森奖章等奖励。


缘起: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2018年9月,武汉大学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了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这是武汉大学建校125年来首次开设全校共同的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沟通技能、道德价值观和全球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采用了创新性的模式——大班授课结合小班研讨。经过数年的实践,这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教师课堂发挥各异和学生认知局限,也引来了一些同学的抱怨和质疑。2023年,当我第一次接手这门小班研讨课程时,结合我的教育背景和土建学院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本文基于时间线梳理了我授课的心路历程,表达了我对当今时代教书育人的一些观点和体会,为土建学院40周年院庆献上一份来自教学一线土木人最真挚的礼物

初遇:观点碰撞,任重道远

我很喜欢一首短诗:“虽然一切始于偶然,但因为有了你们,生活变得不同,这段旅程,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我与《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以下简称《自科导引》)的缘分就完全始于偶然。时间要追溯到我刚入职武汉大学的2022年7月。在入职培训时,一位资深的文科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照片(图1),照片显示的是同样几位同学在上《自科导引》前后的巨大变化。这顿时激发了我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自科导引》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魔法课程,竟然能让武大学子发生如此显著的蜕变?

图1 导引课前、后,同学们精神面貌之变化

带着这份好奇,我欣然加入了2023年上学期《自科导引》的小班研讨教师行列。满怀期待和憧憬的我,很快在一次《自科导引》开课前的师生讨论会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讨论会旨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会上,师生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课程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然而,不同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学生代表反映,一些同学对这门课程乃至整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完全认可,认为它形式大于内容,给学生带来的额外压力增多而收获并不大。鉴于此,我突然意识到,这门课在学生心目中可能并不都是那么美好和神奇。要真正带好这门课,任重而道远!

相知:过程把控,知己知彼

自从那次讨论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结合我多年的国内外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这门课的核心在于:精细的过程把控和深刻的知己知彼。

课程伊始,我明确告知同学们:我们现阶段的课堂讨论不拘泥于形式、不设最低时限,大家可以围绕主题自由表达。你们可以坐着、站着,或者来讲台演讲、陈述PPT等,只要是你们觉得最适合自己,什么方式均可。此话一出,同学们倍感新鲜、好奇,顿时精神了起来,有些跃跃欲试。于是,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坐在座位上,略带羞涩、磕磕绊绊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站在座位上,语气仓促地陈述意见;当然,更多的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说。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班级里有10%-20%左右的学生能够表现得相对自信,个别同学甚至能侃侃而谈,令我惊讶不已。但同时,也有约20%的同学显得比较害羞,过于紧张。然而,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参与,每个人都在逐渐找到自己的声音,这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多样性。

当然,这些容易紧张、磕磕绊绊的同学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通过了解,我发现,他们性格相对内敛,害怕自己的表达显得肤浅,甚至担心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因此不敢轻易开口。针对他们的顾虑,我在接下来的课程活动中表达了自己的充分理解和看法:

“我非常理解有些同学担心自己的观点可能太肤浅,担心老师不重视或同学看不起。这种情感共鸣在班级中普遍存在。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要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因为标准本身也会随着时代和个人认知而发生变化。没有绝对的标准,特别是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问题上,即使是作者本人也难以提供完美的解释。因此,在我看来,这门课程所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一种媒介,用来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这种思考绝对不是统一的,而是在每个人独特的努力之后产生的。”

进一步,我再次对同学们表态:“我不会简单评价你们内容的深浅、对错,而是尊重每个同学自由表达各自观点,看重的是大家在努力思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和提高。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发自内心地、正确地对待课堂上的表达机会,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每一次发言,切忌让自己总是陷入情绪不安和自我猜忌的主观意识过剩的陷阱中!”

或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中,极度害羞的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我意识到,这种缓解还远远不够!我要让所有同学,包括那些害羞的同学,都切身感受到课堂上来自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温暖。于是,我借机会问相对优秀的学生:“你觉得XX同学这次表现如何?从你的角度看,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他,让他下次表现得更好呢?” 同学评价后,我会接着问XX同学,是否也意识到这些问题、认可同学们对他的建议和帮助。

我发现通过这种同学互评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帮助有问题的同学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也让提供建议的同学更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同学们彼此更加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样一来,课堂变得更加温暖、更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成长。

此外,我将动态管理模式也引入了课堂活动。每次课堂讨论时,我都会及时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将其记录在Excel表格中(见图2)。然后,我会将这次的表现与上一次进行对比,指出这次的不同之处。通过这种对比,学生们能够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同学们非常享受这种反馈机制,也很期待每次的点评。

图2 我对学生表现的课堂记录(部分)

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点评一位同学的表现。课后,这位同学一脸委屈地找到我,诉苦道:“老师,您还没点评我的表现呢。”看着她委屈的神情,我赶紧向她道歉,并详细讨论了她的表现。事后回想,这些孩子们对我的点评如此重视和期待,我深感荣幸。他们的认真和积极态度,不仅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坚定了我们一直贯彻的“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上述理念和方法的影响下,同学们在好奇与紧张中度过了最初的3-4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问题得到了充分暴露,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整。同学们的努力和进步令我深受触动,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我及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时间限制作为新的条件,并不时安排固定的表现方式,比如统一制作PPT或者分小组进行辩论等。
令我惊喜的是,对于这些“形式固定”式的要求,此时的同学们并不排斥,反而欣然接受。而通过PPT的陈述,我发现许多同学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锻炼和能力。于是,点评他们的PPT,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PPT,成为了我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当某个小组制作出相对优秀的PPT时(图3),不仅我会进行详细点评,还会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评价,并将比较优秀的PPT分享在班级群里,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

图3 PPT分享

这种互动与分享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表达和演示能力,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看到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我深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的信心。
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形式固定”式的讨论占据了主要部分。但我也意识到,若总是一成不变,学生们容易懈怠和疲倦。于是,我偶尔会出其不意地提出创新的方式,重新激发起同学们的热情和好奇心(图4)。我会对相关的创新方式保密,不提前透露细节,等到课程开始时再揭晓。

图4 与学生互动

比如在这节课上,我准备了几个不同的讨论题,把它们写在纸条上并揉成五个小卷,拿在手中展示给大家看。我故作神秘地问:“大家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我要做什么呢?”同学们好奇地瞪大眼睛,直直地看着我的手,纷纷表示那是纸条,并猜测我是不是要变魔术。我哈哈一笑,说道:“我手上握住的可不仅仅是纸条,而是你们的‘命运’。来,你们每个小组过来抽取你们各自的命运吧。”
通过这样的开场白和新奇、有趣的形式,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兴奋劲被充分激发,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也就顺利展开了。有小组现场准备了情景剧来表现抽取到的主题,有同学进行个人演说,还有同学唱起了rap(图5),不一而足。课堂上顿时响起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图5 学生根据主题表演rap、情景剧

或许得益于我对课程的过程精细把控和对每个学生的深入了解,从每次上课学生们的反馈来看,他们大都表现积极。甚至有时下课了,仍然意犹未尽,我也不得不经常拖延下课时间。

不舍:终点即起点

欢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一个学期结束得总是那么快。课堂教学的结束意味着这一段珍贵旅程的终结,但也标志着另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对于这些朝夕相处的时光,我心中充满了不舍。每一次课堂上的互动,每一场热烈的讨论,都仿佛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然而,终点即是起点,离别的背后是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同学们去探索。

正如开篇那段小诗所言:因为有了你们,生活变得不同,这段旅程,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是你们的激情和智慧,点亮了每一个课堂;是你们的好奇与坚持,让每一次教学都充满了意义。衷心祝愿同学们带着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和素养,继续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愿我们在各自的旅程中,再次相遇时,都已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仅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愿同学们的人生旅途充满光明与希望。

用户评论

打个酱油卖个萌

很有意思啊!我一直对通识教育挺感兴趣的,知道武汉大学在这方面一直在做探索,真希望能有机会能去那边学习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张老师的文章真的太棒了!通过讲述他的偶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通识教育的美好实践。希望更多高校能够关注通识教育,造福更多的学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我读过一些通识教育的书籍,感觉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但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挑战啊。武汉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觉得这篇博客写的非常精彩,将“偶遇”与“成长”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通识教育的魅力! 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够将来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武汉大学的实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我毕业后一直觉得学习的东西不够系统。像这种结合生活的通识教育,或许能帮助人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作为一名教师,阅读了张老师的文章,对通识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武汉大学的做法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启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通识教育确实很有必要,但要如何有效实施呢?这篇文章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我觉得还需要更多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通识教育应该像张老师文章里说的那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体验,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武汉大学的探索很棒,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和成果!我也希望自己的大学有的时候能开展这样的活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些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执行效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我一直认为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像张老师说的那样,充满趣味性和探索精神!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我很想知道这些“偶遇”是如何设计和发生的?武汉大学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认为通识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我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突出了“偶遇”带来的成长体验,让人更感兴趣地阅读文章内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说实话,我对通识教育这种理念一直没有什么太深的理解。 但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让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武汉大学的实践探索为未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希望更多高校能够像武汉大学一样,不断探索并实践创新教育模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千千择校网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djy/1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